新年伊始,镇海的疫情刚消,北仑的疫情又骤然来袭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,宁波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加入战斗,用文字、影像、书画、曲艺等各种文艺形式记录非常时期的动人画面与温情时刻,传播勇气与信念。
01散文、摄影
抗疫进行时,一线闪光,其中,女性志愿者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这是抗疫的力量,也是精神的力量。北仑作协童鸿杰的文学作品《她们,也在现场》,配以北仑区摄影家协会抢拍的女志愿者照片,共同展示了北仑人民抗疫的神采。
她们,也在现场
文字:童鸿杰
站在天兴嘉园的河岸旁,双腿酸胀。
用嘶哑的声音,想给落日一个最小的告别。举起喇叭,却发现樟树叶仍然顽强。同样顽强的,还有我身边的她们。
慧珍阿姨,还在清点人数。十个一组。这里、这里截止。七十岁的人,从文明出行到垃圾分类,从疫情防控到核酸检测。日日劳作。前年疫情值守,眼见她耐心帮人注册绿码。疑惑她这非常时期,危险又麻烦!能教就教。不行,明天再教。她回答我时,一脸认真。认真的表情,多像我的母亲。
曾经,在农村,男性才算十级劳力。而我的心里,母亲这样出完苦力,还要完成家务的才最伟大。她们烧饭、洗衣、缝补,还要把饭喂给孩子,送给老人。家里的地面脏,账算给她们;家里的被子旧,账算给她们;孩子没有新书包,账算给她们;丈夫的衣服破了,账还是算给她们。而她们,用比劳动更为辛苦的劳动,传承给我们朴素的精神。
秋飞大姐,正在维护排队秩序。她比我年长十岁,退休不久。也爱看书,还曾一起参加同读活动。后来,一直没有遇见。原来她成了轨道交通志愿者的负责人。昨日核酸检测,从中午忙到晚上八点。今天又和我们一起奋战六小时。让她回去休息,她总不肯。没事,前段时间跑步锻炼,撑得住。她笑起来,如此亲切。像我的一个大姐。
二十多年前,大姐只身前往塞班打工。以略懂一二的纺织技能打拼,以与人为善的处事风格立足,最后成为一家餐厅的股东,也给初到外乡的打工妹许多帮助。如今,因为疫情,她不得不停业回国。可是每次见面,她都不诉苦,只把微笑流露。好像把生存、生活、生命这些概念,都活得清清楚楚。
一样亲切的还有益飞姐和她的姐妹团。她们验码、测温、填写表格,核对姓名。“喊楼”是最辛苦的。沿街的店铺,出租的房屋。一楼到五楼,五楼到一楼。她们的步履失去了铿锵,她们的声音比我还要嘶哑。可是她们的腰板比我还要挺拔。
益飞姐的女儿是我的搭档。玲丽,聪明伶俐的玲丽。她的脸上有一种压抑不住的生气,从笑盈盈的眼睛中掠过天际。
在志愿者队伍里,跟着父亲母亲一起,或者主动加入的姑娘比比皆是。这些青春的脸庞,脚下总是在奔跑。听着她们的笑声,我想起一个姑娘。在将暮未暮的天色里,我陪她一起看夕阳。那一年杭州的雪,美得像数不尽的梨花。
眼前,不是有美丽的梨花吗?一朵一朵,两朵三朵。
一朵开在我的左侧。两朵开在我的身后。还有三朵。是的,三位白衣天使围着一个小朋友。她们时而表情严肃,时而话语轻柔。终于,孩子停止了挣扎,张开了小口。
谁的手里伸出白色的小棒。小棒轻摇,转瞬消失。孩子躲进了妈妈的怀抱,露出了羞涩的微笑
02歌曲
北仑音乐家协会会员程雪水作词作曲的原创抗疫歌曲《愿我们更好》,致敬抗疫英雄和所有默默付出的平凡人,为北仑加油!愿北仑明天更好!
03诗歌朗诵
作者 张晓红
朗诵 凌 子
刚刚跨过旧年的门槛,
新年的第一天;
原来,新年和旧年的交接,
潜伏着暗流险滩;
原来,冬天和春天的交集,
藏匿着悲欣交集的轻叹。
当祖国山河有恙
喊加油喊到了自家门口。
过节,可以放弃,
满桌佳肴,视而不见,
顶着寒风,饿着肚子。
你是,新碶人;你是,大碶人;你是,霞浦人。
我们都是北仑人!
我们都是中国人!
我们有心,我们有爱,我们有力量。
滴水之恩,终当涌泉相报。
祖国养育了我们,
寸草之心,难报三春之晖。
当祖国需要我们,
那是崇高的荣耀,
那是使命的担当。
岂能冷眼旁观,
岂能袖手不管。
冬天的黑夜尽管漫长,
人民在召唤,白衣执甲,逆向,逆向!
冷风中,没有坐歇,没有停驻;
口罩下,没有叹息,没有怨言。
微笑的双眸,
如同点点萤火,
汇成人间星火。
冻僵的双手,
举起生命希望,
暂无评论!
我要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相关评论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