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9日晚,“北仑最乡音”村歌村K大赛半决赛在梅山非遗主题文化广场隆重举行。来自全区三大分区赛及复活赛的20组优秀节目齐聚一堂,为争夺总决赛入场券展开激烈角逐,共同奏响北仑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。
现场表演 来自图片直播
在激昂的鼓点中,梅山街道选送的《拳舞·潮涌》震撼开场。舞龙翻腾跃动,外岙造趺以铿锵步伐扛起非遗的火种。由省级非遗“水浒名拳”创新改编的街舞表演,将传统武术的刚柔并济与街舞的爆发力完美融合,展现出年轻一代对文化传承的全新诠释。
现场表演 来自图片直播
非遗的阳刚之气尚未散去,清澈的童声便点亮了整个舞台。新碶街道高塘村的20余名孩童身着传统服饰,唱响《高塘田园好风光》,“高塘一字屋,林宅门楼古朴朴”的歌声中,青翠稻田与古朴老宅如诗如画,纯真的乡情感染了全场观众;大榭街道的《大榭煮盐谣》则以独特的韵律讲述盐场往事,稚嫩的童声引领观众穿越时空,感受先民拓荒制盐的艰辛与智慧。
现场表演 来自图片直播
一北一南两首童谣,唱出了北仑不同片区的文化底蕴,正是“北仑最乡音”的独特魅力所在。值得一提的是,两组节目均以孩童为文化传承的载体。高塘村带队老师坦言:“让孩子们传唱村歌,不仅是为了表演,更希望乡愁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。”
现场表演 来自图片直播
作为半决赛举办地,梅中村的村歌节目备受关注。表演唱《梅山拳》将虎虎生风的传统武术与铿锵演唱相结合,刚柔并济间尽显梅山人的坚韧品格;女声组合唱《悠悠梅山情》则以悠扬旋律,诉尽梅山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。“能代表梅山站上半决赛舞台,我无比自豪!我们传递的,正是梅山人的生活印记与情怀。”《悠悠梅山情》表演者金兰动情地说。
现场观众欢呼呐喊
此次赛事不仅现场气氛热烈,更牵动着全区人民的心。北仑各街道村社同步组织收看现场直播,居民们围坐在屏幕前,为家乡亲友加油助威,共享这场文化盛宴。“虽然比赛在梅山举行,但在家门口看转播一样精彩,必须为家人点赞!”在春晓街道双狮文化礼堂观看直播的居民杨小露感慨道,这番话道出了全区共赴“乡音之约”的温情时刻。
村民在文化礼堂收看直播 郑侃轩 摄
今年以来,北仑以“新时代,新家园”专项行动为引领,各街道在持续夯实文化阵地的同时,将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作为“灵魂工程”,推动文化惠民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。其中,梅山街道以各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打造的“我们的村”系列文艺活动,让文艺新风吹遍基层、深入人心,也使本届半决赛成为基层文化活力的集中展现——激昂的村舞、嘹亮的村歌、质朴的村戏,村村皆有“拿手好戏”,尽显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。
当晚,来自各个街道的节目风格各异,却都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情,用音乐讲述着不同乡村的独特故事。“每个节目都很精彩,每个街道都唱出了自己的特色!”带着孩子前来观看的梅山居民梁俊标赞叹道。
“本次半决赛不仅是一场音乐竞技,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。从红色传承到非遗创新,从山海豪情到水乡韵味,让我们听到了北仑文化的多元共鸣。”北仑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甚至孩童加入到传承本土文化的行列中来,让文化自信在一代代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,积淀下走向未来的深厚底气。”
经过激烈角逐,最终15组选手成功晋级全区总决赛。他们将带着家乡的故事与人民的期待,在更大的舞台上,让北仑的乡音传得更远、更响亮。
转自仑传
一审 唐文虎 | 二审 郑 琳 | 二审 罗超阳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nNLzkJEpAyCj2vyQHGBv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