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最喜欢这个木盒子的花纹,很特别......”现场的芦江农民画工艺作品着实让人看花了眼,这些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柴桥文化印记,承载着千姿百态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2月28日,在柴桥街道街心公园举办的“传承红色基因·赓续雷锋精神”活动中,索面制作技艺、木杆秤制作技艺和芦江农民画三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化身“摊主”,带着满满的“非遗干货”现场摆摊,为柴桥市民朋友带来非遗“视”与“味”的二重盛宴。
活动现场索面摊位人气最高,传承人张汉祥一边包装一边介绍道:“现在掌握传统方法制作索面的人已经不多,现在基本都用机器了。机器做出来的面不容易保存,需要添加防腐剂,我做出来的面是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,只需要每个程序都做到位,面就可长久保存。手工制面会让人回忆起家乡的味道,保证让你满意。”
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生命力和持续性,就必须改变‘小众化’的现状。通过现场摆摊的方式,推动非遗融入群众生活、回归百姓日常,使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‘活’下来、‘传’下去、‘走’出去。”柴桥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张杨如是说。